观摩课培训心得
非常有幸能够参加“第二教研协作区课堂观摩研讨活动”,活动在实验小学录播室举行,本次活动共安排了三节语文课,分别是方小华老师执教的《我多想去看看》看图写话课;沈荟蕙老师执教的《飞向蓝天的恐龙》;黄发艳老师执教的《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最后是说课评课环节。通过半日的紧张的听课观摩学习,我的思想也仿佛跟着授课教师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与交流。对于我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现在将此行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以提升自己业务技能。
一、准确把握教材和课程标准
统编教材刚使用没几年,很多教师都吃不准,不知道该教给学生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次三节课安排了低、中、高三个学段的示范课。方小华老师传承了“作文早起步”,正在开关于低年级说话写话的课题研究,她说:“要解决三年级作文难的问题,语言表达是写作的基础,这也是课程标准对写话的要求”。黄发艳老师研究了整个单元的编排意图,以及单元中每篇课文承载的任务,比如《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是一篇精读课文,也只有这篇课文有梗概,教学中就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梗概,怎么去提炼语言等,只有把握了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才能有计划地开展教学。
二、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和谐课堂
三节课均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方小华老师的《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中,始终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扶到放,从口述到笔述的规律,她在课中讲到“兴趣是最重要的,不能拔高要求”。看到有学生在画画时,在旁边写字时,她就想到让学生做“画里有话”的训练,类似于连环画的样子,即培养了绘画和写话,也培养思维能力,激发了写话兴趣。课堂中教师的评价丰富多样,恰如其分,如“真棒!你好有见识!”“真好,你积累的词语真多!”“宝贝儿,老师不得不夸奖你!”还有老师说:“小身体”,学生:“坐端正”,老师:“小铅笔”,学生:“放凹槽”等丰富的很有童趣的课堂组织语言。想到自己上课中生硬的说辞,不由得阵阵汗颜。
三、注重学法的引导和训练
新的部编教材更倾向于对语文素养的培养,更多的体现在语文的工具性,每个学段,每个单元也都明确地提出了要求,在把握教材后要明白要教什么的问题,“怎么教”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因为没有直接拿来用的方法,学情不同,也不可能用同一种办法去教。
沈荟蕙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时,先划分好课文层次,总结各部分段意,再引导学生用“先……接着……最后……”将段意联结起来。在不经意间就教给学生总结主要内容的方法,词语的随文理解,教师追问用的什么办法复习了,“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查阅资料”等学习方法。
黄发艳老师教学“梗概”时,将梗概与节选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梗概的特点和结构,进一步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怎样在整本小说中是如何选择材料做为梗概内容的,最后出示一个小说片段,教学生如何去提炼语言成为简练的语言。
平时,我们总是责怪学生愚笨,自己费尽心思地讲,可是学生就是学不会,上课他们还不认真听,细细想来,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都跟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有密切的关系,以后一定要加强学习,认真准备,勤于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沈卫)
![]() |
![]() |
![]() |
![]() |
![]() |